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民心所向>

网友

打印

邋遢道人:半岛危机表明西方政治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方便对外战争

半岛危机表明西方政治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方便对外战争  

朝鲜半岛现在有走向战争的危险,这是贫道开始没想到的。贫道一直认为,朝鲜与韩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话,最倒霉的是韩国,其次是朝鲜。因为朝鲜这六十年一直处于受侵略的危险,先军政治,所有安排都是按“如果打起打仗时怎么办”进行的。而韩国则不是,由于有美国保护,朝鲜不敢轻易对韩国开战。于是,韩国政治、经济体制都是按和平发展方式安排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离边境不过数 十公里 ,在朝鲜数千门远程炮火的威胁范围内。如果全面冲突,韩国经济倒退30年是可以预期的。因此,韩国不会选择全面战争。  

但是我们看到,李明博和韩国军方确实在往战争方向走,做的架势就是不惜一战。延坪岛事件本来的意义在于:朝鲜已经受够了西方对他们的经济围困和军事威胁,神经绷得紧紧的。只要做的过分了,他们完全可能做出超过自己行动的报复。甚至不惜全面战争。  

道理很简单,因为美韩军事力量过于强大,只要美国先发制人,成百上千的精确制导武器一下子打来,朝鲜很难具备再反击并严重伤害到美国、日本甚至韩国的军事力量。伊拉克、南斯拉夫就是例子。到时候连后悔的机会都丧失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朝进行军事挑衅,必须考虑到朝鲜误判自己的意图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朝鲜没有预警飞机,没有卫星侦察能力,而且知道对方有这种能力。这样,朝鲜完全可能在美韩飞机出动时就以为全面战争就要开始了,一下子把导弹一下子打出去,前沿炮火在十几分钟内发出数十万发炮弹把首尔打成一片废墟。同时用中远程导弹袭击驻韩美军基地、日本驻日美军基地。由于美国曾经在南斯拉夫内战和伊拉克表演过摧毁对方经济设施的战例,朝鲜完全可能对着韩国、日本的经济目标进行导弹饱和攻击。这种情况下,就算美国把三条航母和路基导弹都打到朝鲜,把朝鲜打个稀巴烂也没什么意义了。  

因为对朝鲜来说:反正是个稀巴烂,与其最后自己稀巴烂,后悔没让对方也稀巴烂,还不如双方都稀巴烂。  

因此,这次战争很可能不是“逐步升级”而是“一次到位”。很可能是韩国炮弹一响,朝鲜就往延坪岛射击。韩国飞机一出动,三八线上大炮就响起来了,中远程导弹就射出去了。有时候,与一个缺少观察手段的对手打仗比一个具备观察自己意图的对手打仗还恐怖。你那么一摸口袋要掏香烟,他的枪就响了!  

韩国、日本和美国有过这样的判断吗?恐怕没有。看到最近几天专家们评论说,是不是打起来,关键看政治家的政治智慧了。意思是金正日如果智慧点,受到打击先忍着就智慧了。李明博如果智慧,就不要再试一试上次试了发现会引起战争的事情。  

对金正日来说,最大的政治智慧是一旦判断美国军事力量已经准备到位,有对自己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迹象时,马上将全部远程火力对准韩国、日本的军事、经济目标进行饱和投放,并将居民撤离,准备在山里与美韩军队做长期游击战。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听信其他人的,比如听信俄罗斯和中国的,告诉自己“从卫星上看美韩没有发动全面战争迹象”。因为俄罗斯和中国毕竟不是自己人,到时候美国突然把自己火力摧毁了,再找他们也找不到了。这样做就是“缺乏政治智慧”。  

对李明博来讲,最高政治智慧就是告诉韩国主战派:下面完全可能大打起来,原因一二三四。如果国会决定打,那么首先要迁都釜山,并将工业设施和居民转移过去。准备好了我们就干他一家伙,我也不是孬种,但我必须对做出这个决定负责。缺少政治智慧的是这样:将还击权下放给基层,出了事不是自己的。同时与主战派比一比谁主战战争的声音大。同时以为有美国撑腰,没什么大不了的。  

朝鲜不是伊拉克,不是南斯拉夫。朝鲜一是战争体制,二是有足以摧毁韩国经济重心的军事力量,甚至有报复日本(因美国导弹和飞机是从日本发出的)的能力。这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已经为金正日提供了印象深刻的例子——如果误判以为对方不会先发制人,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很多评论说,李明博是受国内舆论压力,现在国内一片喊打的声音。而且评论者往往认为李明博决定冒险是“正当”的,“正常的”。这里就看出“西方民主政治”的漏洞了。美国打阿富汗,民调显示95%的美国人支持。小布什要打伊拉克,90%的美国人比小布什还上劲儿。民调显示,目前90%的美国人对军事打击伊朗持支持态度。虽然伊拉克战争打了几年后就有一半以上人要求撤兵,现在美国人对打阿富汗也兴趣全无。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要认真“察”的。我们理解孙子兵法,必须知道孙子时期的战争原则。孙子是春秋战国人,春秋无义战,吞并其他国家和防止被其他国家吞并是当时各国对战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一点与现在的国际关系完全不同。因此,孙子“察”的第一是“道”,而“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也就是打不打,能不能打,首先要看老百姓是否有打的意愿。这是建立在兼并是国家关系地缘政治的基本形态决定的。在现代世界,不能是老百姓说要打就能打了。希特勒的德国就是老百姓都想打,希特勒尊崇民意,结果就打起来了。因此,今天打不打,老百姓说了不算,媒体说了也不算,甚至议会决定了都不算,只能是少数主政的人权衡利弊做决定。  

在“西方民主体制”下,政党和总统的执政位置取决于国会尤其是选民。选民说要打,这仗就算不能打,也很有可能打起来,尤其是朝韩这样的状态。李明博为了自己和政党的利益,完全可能糊里糊涂就引起一次民族灾难。因为李明博没有别的手段来告诉国会和民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像共产党那样有“内部文件”可层层传达、解释。于是,李明博只能“顺从民意”。这说明,西方政治制度是一种最容易发动对外战争的体制。当然,这与这种体制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不妨碍甚至促进对外侵略掠夺的,甚至是体制设计的初衷。这从古希腊、古罗马和殖民时期的英国议会体制就可以领悟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政治学者没有看出这一点。  

半岛战争是不是会打起来,贫道说不准。但是从双方的“政治智慧”来看,打起来的可能很大。  

据说网上的右派都主张打起来(青年二蛋提供的信息),大概认为这一打就推翻了所谓“金二”政权。韩国统一朝鲜,美军开到鸭绿江边。贫道觉得他们太乐观了。韩美肯定能打过朝鲜,但是全面占领朝鲜是不可能的。因为朝鲜不是伊拉克,韩国武力吞并朝鲜这会违反二战和朝鲜战争停战定下来的那些协议。推翻这些协议,恐怕事情就大了。到时候台湾应该是日本的,南千岛群岛也是日本的。因此,即使打到最后,大国还要坐下来商量怎么办。至于韩国,还是个被大国摆弄的棋子而已,而日本也插不上嘴的。而中国和俄罗斯一定会比任何人都关注这件事——因为关系他们的利益,而他们有决定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803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半岛危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