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高山仰止>

领袖风范

打印

在江西7年,毛主席被错误处分20次,晚年回忆:对我有极大好处!

作者:庚午来源:庚午随谈日期:2023-04-30 点击:

前言

无论你们整我到什么程度,整错了,对于我有极大的益处,激发我研究一下,激发我想一下,激发我来对抗这种意见。

作为亿万国人敬仰的领袖,毛主席在晚年回忆起年轻时的遭遇时,他感慨地说出了这句话。

从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召开之前,特别是在江西的那7年(1927-1934),他多次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谈起那一段历史,毛主席自己也说过:

主要是三次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

记得起来的有20次。

20多次!

对于和平年代的许多人来说,即使只有几次打击,都可能难以承受,更别说是在那个弥漫着战火、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的年代。

但毛主席依旧用他超凡的意志,在一次次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最终,他带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开辟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一、路线之争,临阵脱逃的委员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在1921年浙江嘉兴的红船上,毛主席与另外12人一起,他们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召开中共一大,见证党的成立。

在诞生初期,这一支新兴的政党,就以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而努力。

然而,当时经验尚浅,对于中国革命所面对的各种迫切问题,并没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许多人将苏联经验视为真理,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只是盲目地服从共产国际的指挥。

他们将苏联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搬来,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城市中心论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工人起义,先占领城市,后进攻乡村,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统治。

俄国的十月革命,证实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当时党中央主张夺取首都,一击而中,快速夺取中国首都,结束中国战乱。

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城市力量强大、且集中的中国。

初期,国共两党经过苏联的牵桥搭线,团结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城市中心论的问题并没有显现出来。

相反,北伐战争时期,攻打大城市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仅在上海就成功发动过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大肆屠杀。

面对反动派的进攻,当时党中央继续沿用城市中心论的策略,掀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结果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剿,虽然期间有阶段性的胜利,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在湖南搞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委员,深刻意识到城市中心论的问题所在。

早在1925年,他就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对中国的国情有深刻的认识。

1927年,毛主席担任秋收起义军第一师的前委书记,他放弃党中央要求攻打长沙的计划,从文家市(属于镇级)决策之后转兵,从此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重读历史,我们明白,这条新道路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可在当时,这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方向,并不被大多数同志接受。

不仅如此,在转移过程中,毛主席在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结果文家市转兵事件,被中央认为这是不接受指挥、临阵脱逃。

两个月后的中央临时会议上,毛主席因此受到惩罚,会议通过《政治纪律决议案》,他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位。

在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上,井冈山会师是一场胜利辉煌的朱毛会师

在这里,毛主席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建设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可在这辉煌背后,是毛主席的受难开始

当时,临阵脱逃,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位的消息,传到井冈山时,竟然变成了他被开除党籍。

这使得毛主席直接变成党外人士,许多重要活动都不能参与。

直到朱德上井冈山后,这一误会才被澄清。

作为我党的创始人、高级领导人之一,毛主席文家市转兵,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保存了我党的军事力量,结果却被如此对待,这要是一般人,哪能忍受这样的委屈?

但毛主席顾全大局,默默地承受下来。

可好景不长,正在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时候,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鼓动红军进攻湘南。

因为当时内部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最终遭遇惨败,导致了红军历史上著名的八月失败

最后毛主席率领红军力挽狂澜,接应残余红军,才减少损失。

这件事情,让担任前委书记的毛主席,注意到军队内部的许多问题,导致一向生死相依的朱毛开始产生分歧。

在之前的三湾改编,毛主席就在秋收起义军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但后来其他会师的部队并没有这个观念。

所以,在井冈山上,他要求军事指挥权集中到前委。

这遭到党内的许多同志反对,纷纷指责他要搞军事独裁的家天下

1929622日,在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中央特派员刘安恭,甚至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批评,不留半点余地。

会上众人投票选举,毛主席落选前委书记一职,由陈毅代替。

而毛主席之所以落选,与其他几人在军事理念上的分歧,以及军队内部众人的排挤有关。

经此一事,他对军队一盘散沙的情况十分失望,于是主动辞职到福建地方做工作。

后来,红军经过接连失败的打击,逐渐明白了原来毛主席的主张才是正确的。

最终,陈毅亲赴上海,向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当面汇报详情,并写了五万言报告书,他在里面充分肯定了毛主席的正确主张。

陈毅带着九月来信回到井冈山,向红军和各级领导宣布了中央的决定,此后,毛主席在古田会议上,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

二、忍辱负重,中央苏区的受难

1930年,李立三批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一种农民意识,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并写信给毛主席,要求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同时为了实现他回师武汉,饮马长江的主张,着力推行城市中心论,强制要求朱毛带领红军进攻南昌等地,对此,毛主席只能被迫服从。

幸好,周恩来和翟秋白带来苏联的指示,才遏制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之风。

可李立三才刚倒下,王明又上台,而且他比李立三有过之无不及。

因此,阻碍其推行城市中心论的毛主席,成为他们眼中的绊脚石。

毛主席因此被打压、排挤,还被扣上狭隘经验论等黑帽子。

不仅如此,毛主席的兵权被剥夺,江西瑞金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权也被取消。

就这样,他再次被架空,和家人一起被安置到瑞金东华山上的一座古庙里,美名其曰休养

对此,毛主席很生气,但他没有反抗,也没有像后来张国焘作出分裂红军的行为,他平静地接受组织安排,在山中享受清闲时光。

当时,朱毛红军大显神威,多次粉碎敌人的大规模围剿,开创了根据地建设的新局面。

193110月,王明前往苏联,虽然他人不在国内了,但各种事物仍由王明遥控指挥。

正因为这种盲目的相信共产国际,任由王明等人瞎指挥,红军主力被安排去攻打赣州,损失惨重。

国民党部队趁机对红军实施反包围。

王明等人没有办法,只能让项英出马,请毛主席出山。

为了顾全大局,毛主席舍弃清静日子下山了。

但因为没有兵权,他只能以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指挥作战,其中的局限性很明显。

不得已,王明只好恢复他在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职位。

重新掌管兵权,毛主席改变红军进攻路线,打退了国民党的包围,又东征福建,打了几个漂亮仗,很快挽回红军颓势。

如果此时他学会圆滑、世故一些,以毛主席的功劳,肯定不会遭遇那样对待,但他宁折不弯,坚持真理。

1932年的宁都会议上,毛主席当场指出:

过去7个月的军事行动,从总的战略方向上来说,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都是错误的。

这引来王明等人的反扑,他再一次被排挤,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位再次被夺,毛主席只能继续回去休养

休养期间,毛主席保持乐观态度,坦然应对这一切,他发挥手中仅剩的权力,一边积极处理政府工作,一边等待重回前线的机会。

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由上海搬到瑞金,苏联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也来到中央苏区。

王明、博古、李德组成三人团,主持全党全军大权。

可他们不仅对军事一窍不通,对中国的国情也完全缺乏认知,他们傲慢的认为苏联经验是真理,教条地在苏区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

三人团在苏区指手画脚,毛主席的境遇更加艰难,与他相熟的一批干部,也跟着遭到迫害和打击。

中央苏区根据地在三人的英明领导下越来越小,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因为他们的策略,白白失去生命。

面对这一切,毛主席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不计前嫌,给三人出谋划策,得来的却是嘲讽和打击。

无奈之下,毛主席拍着桌子怒斥众人:

你们听不进意见,拿红军战士的生命开玩笑,看你们今后怎么向全党全军交待!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造成了严重后果。

我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但在行军途中,接连遭遇敌人的顽强阻击,红军损失惨重,众人呼唤毛主席的声音越来越高。

长征时,党和军队跟共产国际断了联系,在这个背景下,召开了遵义会议。

没有外人高高在上的指挥,全党全军从实际出发,组成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他们不负众望的带领红军战士取得长征的胜利。

而接下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从李立三等人到王明三人团,对于毛主席在江西这7年的经历,有人评价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有人赞扬他相忍为党,理想信念不动摇;

也有人佩服他每次蒙受冤屈、受到错误批判、处分免职时的坚强。

在这些磨难中,毛主席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他的意志坚韧而又顽强。

这一切,与毛主席童年经历有极大关联。

三、性格刚强,为国家民族而改变

1893年,毛主席出生于湖南韶山。

早在少年时期,主席刚强的性格便已经初露端倪。

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曾经当过兵,后来利用攒下来的钱,在韶山经营粮食生意,他的性格十分精明。

不过对于孩子的教育,因为他当过兵,所以有些粗暴严厉。

1936年,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说道:

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某种程度上,正因为父亲的严厉,养成了他做事严谨精密的习惯。

1913年,毛主席在《讲堂录》手稿中写道:

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

也正是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使得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创下远迈前人的伟业。

毛主席也并非是逆来顺受的性格,相反,他的脾气十分暴躁。

他曾说过:

我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也是听到说坏话,就一肚子火气。

对父亲的粗暴对待,他也敢于抗争!

在毛主席13岁时,因为毛贻昌在宴席上当着众多客人的面,骂他懒而无用。

他当众顶撞父亲,在逃避追打的过程中,少年毛泽东跑到水塘边说道:

如果你再往前走,我就跳到池塘里。

在母亲文七妹的劝和下,父亲答应以后再不打他,这场风波才归于平息。

从这桩小事,毛主席少年时期的刚强性格,可见一斑。

因为与父亲同样强硬的性格,两人生活中不免有许多摩擦

直到毛主席离开韶山,母亲去世后,他把父亲接到长沙居住,父子间的紧张关系,才得以缓解,但也仅过了一两月,父亲便驾鹤西去。

1910年,在表兄文运昌的帮助下,毛主席进入东山学堂读书,他因出身不好,时常被富家子弟奚落。

年少而敏感的他写下《咏蛙》一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在年少的不良处境下,毛主席以诗喻己,发泄心中的情绪。不过,也从这首诗中显现他的胸怀气魄。

后来,在北大担任图书馆管理员时,因一口南方土话被人瞧不起,但他始终乐观坚强。

在与人交流时,毛主席刚强的性格不免出现一些问题。1921年,他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平日态度不对,向人总是龂龂(yín),讨人嫌恶。

论理执极端,论人喜苛评,这是自己一最大缺点

他的这些缺点,其实在许多人身上都有显露。

一般人可能遭遇现实的打压后,失去锐气,泯然众人;而有的人却备受磨砺,焕发光华。

毛主席显然属于后者,他带着未经打磨的刚强性格踏上革命之路,敏锐地发现时代的弊端,并试图通过努力来改变。

初期,每次他发表的各种意见,也会遭到批评和否定。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政治路线的对抗等原因,使他饱受各种不公正待遇和打压。

在长征前的一段较长时间里,他也曾陷入被孤立、不被理解的痛苦。

尽管如此,他还是一次次忍辱负重,一次次顾全大局,一次次力挽狂澜。

身上肩负的重任,让他不仅仅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领袖,也是同行者思想上的导师。

邓小平在晚年时也承认:

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没有毛主席,我们的革命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

面对困境,性格刚强的毛主席,开始学会包容、忍让,从大局上思考问题。

他开始收敛性格,在发表意见时,即使自己的正确意见被否定了也不在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组织上服从,意见上保留。

周恩来曾在《学习毛泽东》一文中说:

当他(毛主席)的意见没有被大家接受时,他就等待,有机会他就又讲,又教育,又说服。

对此,毛主席自己也曾说:

像路线这样的思想问题,短期是不能解决的,要很长时间。

要用很科学的很有说服力的语言才能说服人,单单大喊大叫打倒是不行的。

在待人接物上,他也逐渐变得更加沉稳、练达。

俄语翻译家师哲曾对他说:

主席,我很佩服你的沉着冷静,有涵养,不发大脾气。

他笑着回道:

我不是不生气,有时几乎气炸了肺。但我知道应该尽量克制容忍,勿现于辞色。

后来,他坦然地说:

无论你们整我到什么程度,整错了,对于我有极大的益处!

毛主席从一个革命路上的青年,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我们所敬仰的伟大领袖,这条路,他走得并不容易。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gsyz/lxff/2023-04-30/8148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4-30 关键字:领袖风范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