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教育

打印

抛弃鲁迅就是抛弃使命--也谈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删除

作者:汪太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日期:2013-10-04 点击:

  2013年秋季新学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鲁迅的《风筝》一文删除,使得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篇目减少,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赞同之声和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各种甚嚣尘上的争论,将正确认识鲁迅的文学和文化地位,中学教育如何更好地传承鲁迅文化方向等等这样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当然,对于因删除《风筝》一文而引发的争议,我觉得并不应该刻意追求一个量的问题,而应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中阅读鲁迅的实质问题,从而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在中学教育中切实有效地加强鲁迅文化方向的教育,从而避免拒绝崇高而走向平庸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产生。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在贵州大学理工科学生当中开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这门课,从我对学生的调查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是喜欢鲁迅作品的。当然,他们很少能真正的理解鲁迅精神,他们所喜欢的鲁迅作品,也仅仅是中学教材上的几个篇章而已。所以,中学语文教材对于鲁迅作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鲁迅的认知程度。认识鲁迅,我觉得应该重视文学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因为鲁迅的作品,向来就不是简单的文学文本。理工科学生普遍反映,自从他们高中选择文理分科以后,从学校教育层面进行的文化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今天中国的许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以想见,未来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将会是这些为数众多的理工科学生,而这些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必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认为文学和文化素养是一个长期熏陶和积淀的过程的话,我们就不应该只是在大学课堂上讲授,而应当从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开始这样的文化之旅。青少年时期是形成正确文化观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对他们应该有正确的文化指引,而正确的文化指引,就是确立他们文化的立身和立命之基,使其能够肩负起民族的文化使命,鲁迅无疑是中国现代以来肩负民族文化使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但是,今天我们有很多赞成将鲁迅作品撤出教材的人对于鲁迅的文化意义似乎并不十分清楚。例如,自称做过多年高中语文老师的资深媒体人单士兵就认为:“将鲁迅定格文坛“老大”的形象,我觉得,这样的文化思维定势很不好。不要忘了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才是语文教材的精准用户。”(中国经营报,2013年9月7日)其实,鲁迅的文坛地位是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与鲁迅深刻的洞见力紧密相关。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对于自己弃医从文这一人生选择有过充分的说明:“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显然,鲁迅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开始理性思考改变中国人精神未来走向的。尽管鲁迅当时感到了一个先觉者觉醒的悲哀,他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但事实证明,鲁迅作品“改造国民性”这一深刻主题,确实为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现代以来,巴金、沈从文、莫言等许多中国作家无不认同着这样的方向在文坛上不断前行并取得了实绩。今天我们的国民性到底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有人肆无忌惮地在埃及法老身上刻下“到此一游”的“民族”标志,有人为追求自身商业利益而添加瘦肉精、制造染色馒头等,这些难道就是我们的国民性吗?如果鲁迅时代所呼吁的国民性改造在于为民族争生存,从文化改造上挽救中国危亡的话,那么,我们今天也不仅要通过国民性改造使我们的民族心理得到健康的培育和发展,也更要从国民性改造上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世界的文明席位上获得一席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如果我们认为今天中国的国民性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还需要改造的话,我们就还会想起鲁迅的方向,鲁迅的方向也依然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以,不仅文学界不能抛弃鲁迅,文化界也不能抛弃鲁迅,肩负重要教育功能的语文教材更不能抛弃鲁迅,这不是一种“文化霸权”,而是一种文化使命。

  和许多未能读懂和觉得鲁迅作品难教的人一样,单士兵觉得“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才是语文教材的精准用户”,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显然过于功利化了。“用户”这一概念颇具商业买卖关系的色彩,似非教育的本质。教育与教育对象之间,自然不能是一种教育买卖的关系,教育应顺应时代的需要,但绝对不是媚俗而行,教育应当追求真善美,并且在这过程中建构崇高,塑造具有崇高道德品质和理想精神的人。如果仅仅因为中学生接受鲁迅作品“有些偏深奥”而将鲁迅作品撤换的话,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教育在拒绝崇高而走向平庸?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认为鲁迅作品“有些偏深奥”,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反思自己?我们是否自觉肩负了崇高的文化使命教育?我们对于鲁迅作品的理解是否够深入?我们对于鲁迅的讲解是否把握准确?我们的教学技巧和手段是否足够有效和丰富?这些都是影响鲁迅作品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改善的。如果我们的中学教育因为放弃阅读鲁迅,而放弃了改造中国国民性的文化使命,那我们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正确把握中国文化的方向?因此,选择阅读鲁迅,不是一种文化狭隘,更不是一种文化偏执,如果有文化偏爱的话,我更偏爱的是,我们沿着鲁迅的方向,继续往前。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但是鲁迅改造中国国民性的精神指引却有着日久弥新的韵味。我们当可以引领孩子们从小就能肩负国民性改造的文化使命,培养他们改造自己和改造他人的文化自觉,为实现中国梦扎实打好文化的根基。

  我们绝不能拒绝崇高而走向平庸!

  (作者:汪太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jy/2013-10-04/2312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0-04 关键字:鲁迅作品中小学教材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