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政治

打印

司马南:亦圣亦王说--2010年最后几个小时片段思维

作者:司马南来源:红色文化网日期:2013-05-01 点击:

亦圣亦王说

——2010年最后几个小时片段思维

司马南/文

2010年的最后一天。

提不起兴趣群发短信凑热闹,也没有参加时髦的各种新年派对活动的热情。中午到银汉年会小坐了一会儿,领了个聘书回来,下午与三五远方而来的好友清谈国事,晚上一个人呆在书房享受久违的孤独。

翻阅刚刚送来的《民主胡同40条》样书,看一会颜真卿,听一会北京琴书。

就在琴声戛然而止的瞬间,莫名停电了,正和我的心境,索性一不点蜡烛,二也不找电工,就此安静,默默独坐。素有静坐功夫,自体认静中却妄念,除昏气,清本性,认本色,心性湛然之功效。

我大约算得上是忙人,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排上同一个日程表,由着性子,根据心情做选择,抽不出时间应对的,跟人家道歉,一年的道歉次数不记得了。讲实话,跟人说“不”挺难的,总免不了迁就,免不了应酬。

但是,我宁愿天天道歉,也不愿意失去宝贵的自由度。

年末岁尾,各个电视栏目赶着录制节目,几乎每天都在棚里度过,多数节目俱为过眼烟云,事后追忆都想不起来。有些事情则很难忘记,一旦经历,它便会在心里扎驻下来,不断地生成放大。

12月26日下午晚上,在北京连续主持了两场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的活动,就属于这一类难忘的事件。

两个纪念活动,一个在大学校园里举办,莘莘学子与网友缅怀主席;一个是主席当年的身边的工作人员每年一度自发的纪念活动。后者,我已经连续主持好几年了。

这几天一直沉浸在怀念毛泽东的情绪之中,今天与三五好朋友谈国事,主题依然是毛泽东。

记得那日在清华大学给毛主席过生日,北京突然降温,风很大,乘了地铁再换出租车,匆匆赶到清华大学法学院会议室的时候,差点儿迟到,许多网友瑟瑟寒风中已经守候在门口,令人感动的是,一群白发苍苍的长者远道赶来,像小学生一样,排排坐在阶梯教室的座位上,当年追随主席征战大江南北解放后担任过高级领导职务的一些老同志也一样,谦逊地散坐在阶梯教室的各个角落里。

纪念活动开始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每一个发言者都饱含深情。电视剧《毛岸英》剧组主创人员到会,给纪念活动带来了高潮,岸英、刘思齐的扮演者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说到饰演的伟人品格,畅谈自己的创作体会,竟也泪水连连,声言很受教育。导演、编剧、制片人谈到片子的酸甜苦辣说的更是到位(既有视频,挂在乌有之乡页面,此处不赘)。

讲到毛泽东,除了崇高便是感动,间或不免感慨动容。

接过一位长者的话,我表达了一个较为集中的意思——

毛泽东固然是一位伟大的的诗人,固然是杰出的书法家,固然是卓越的军事家,固然是通古博今的学问家,但是,我们今天纪念毛泽东,怀念毛泽东,绝非仅仅因为这些。

人们越来越发现,于今之世,更重要的是,毛泽东的旗帜依然是我们民族、我们党、我们国家必须高举的旗帜,毛泽东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是一把锋利的刀子,运用毛主席的思想来观察分析解剖当今社会,许多道理不言自明,许多事情一望便知,学习实践捍卫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不是常常感到迷失方向吗?我们不是常常找不到自己吗?我们不是常常觉得生活困惑无助吗?我们不是常常仰望北斗感叹今夕何夕吗?

所有的一切,悉因为有人远离、丢掉了毛泽东思想这把刀子。

我们时代的责任,就是要握紧毛泽东思想这把刀子,把毛主席的旗帜举在头上,须臾不再离开。

胡锦涛说的那个“不易帜”,应该是毛泽东的旗帜。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国将不国;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党将不党;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社会主义无望;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改革”会变成“复辟”;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没有出路;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政治缺钙者见了美国人挺不起腰来;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政治体制改革会变成“挖祖坟”的比赛;

因为,没有毛泽东的旗帜,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复兴就不可能实现;

……

清华校党委宣传部蒋部长到会,我调侃他姓蒋介石那个“蒋”,但是心里装着毛泽东。我请他到前排就坐,感谢他代表清华大学来参加活动。我说道:清华大学法学院的阶梯教室很好,感谢清华大学借我们这么一块地方纪念毛主席,但是,请大家想一想,纪念毛主席的活动啊,是不是可以在更大的一个地方?

当晚,看新闻联播,各地纪念毛主席的活动,未见任何报道。

无妨,毛主席本来就来自人民,他就在人民当中,他活在人民心里,类似我当天主持的纪念主席生日的活动,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人们越是方向迷失,越是幸福感丧失,越是看不惯忍不下,越要了解毛泽东,越要从毛泽东思想的中汲取力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们自发地组织了很多小组在研究毛泽东即是证明。当天,我分明从他们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上看到理想的光芒。

中华上下五千年,王者岂非太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数不尽数,圣者比较难,只出了孔圣人一位,孟夫子屈为亚圣,其他人自不量力者试图挤进来者甚众,但基本上得不到公认。

故此,敢问诸公,王者,同时兼为圣人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曾有过第二人?

我谓,惟毛泽东一人也。

亦圣亦王,浑数中国,上朔下探,绝无仅有。

王者,打天下,得天下,治天下,固为不易;圣人,道德高尚,理想照人,神明自得,慑服人心就更难。毛泽东亦王亦圣的永恒魅力在于其不与封建帝王那一套为伍,他的永恒魅力仅仅在于一点,真实地服务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上。

估计有人读到这句话,早就不耐烦了,那就让他们过年骂娘吧。

附一篇《“毛主席万岁”口号的由来》,此文专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大家看看,那些竭力要我们丢掉毛泽东思想这把刀子的人何等无耻,那些以“过来人“自居的人丑化毛泽东,称“毛泽东自己在国庆节口号中加上自己万岁”的谣言何等无耻。

在热爱毛泽东的人民看来,这些人不是在丑化毛泽东,而是再往自己的脸上贴“我很卑鄙”的条形码,他们骂得越多,就越显示出其卑鄙。■

(2010年12月31日)

附文:

“毛主席万岁”口号的由来

――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

陈文君

新华文摘 2010/23

摘自《党的文献》 2010 年第 5 期

中国经济史论坛编者按:这篇访谈批驳了反毛丑类李锐说什么毛主席自己在五一口号中加上“毛主席万岁”的无耻谣言,并考证了“毛主席万岁”这一口号的来源。最近又有文章说蒋介石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同样是不确的。为此,本坛刊发这篇访谈,并附两篇相关文章,以正视听。(2010/12/29)

记者: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 1950 年的《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中的 “ 毛主席万岁 ” ,是毛泽东自己加上的。很多读者对此难辨真假。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您能否介绍一下,与此相关的历史文献里到底是怎么说的?

张素华:我认为,把这件事情搞清楚是很有必要的。过去我也多次见到这样的说法,有人甚至还由此得出结论说: “‘ 毛主席万岁 !’ 这个几亿人呼喊了几十年的口号竟然是毛泽东自己要别人喊的。 ”

澄清这个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档案说话。我查到了 19509 《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原始档案。这份档案至今保存完好,十六开,共 5 页,全文竖写,字迹十分清晰。

从这份档案可以看出,《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初稿是胡乔木的笔迹,说明是胡乔木起草的。胡乔木起草的初稿拟出“五一口号”共 35 条。最后两条是 “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 毛主席万岁 !”

胡乔木起草后,将初稿送刘少奇审阅。刘少奇对其中的第 9 条、 l3 条、 l6 条、 l7 条、 l9 条、 22 条、 25 条、 29 条、 31 条、 32 条、 33 条、 35 条作了具体修改,并删去第 34 条 “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 这里单说第 33 条、第 35 条的修改情况。刘少奇将第 33 条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改为 “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 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万岁 ! ”将第 35 条 “ 毛主席万岁 !” 改为 “ 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 刘少奇修改后,于 4 月 18 日将修改稿报送毛泽东,在这份档案第 1 页的右侧写道 “ 毛主席:此件请审阅。如可用,请交尚昆印发政治局各同志。 ”

记者:那么毛泽东审阅这份文件的时候有过什么修改吗?

张素华:有。看过刘少奇送审的 “ 五一口号 ” 修改稿,毛泽东 4 月 21 日对其中的三条作了修改。一是将第 14 条中的 “ 坚决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经济政策 ” ,改为 “ 坚决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 ” ;二是将第 19 条中的 “ 不动富农财产 ” 改为 “ 不动富农的土地财产 ” ;三是将第 24 条 “ 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努力协助全国解放事业的完成”,改为“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准备一切可能条件,配合人民解放军的适时进军,解放自己,完成统一”。其他地方没有改动。

按照惯例,这份文件还要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才能正式发出。因此,毛泽东改完后,又在标题《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下加括号写了 “ 草案 ” 二字,并在这份档案第 1 页的上方批示: “ 尚昆印发。印发政治局各同志及乔木、陆定一、陈伯达、李立三、聂、薄,星期三讨论。 ” 随后,杨尚昆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这一页的左上方批示: “ 乔木同志:请印 20 份。 ”

在这份档案上,胡乔木起草用的是钢笔,刘少奇批改用的是毛笔,毛泽东批改用的是铅笔,因此完全能够区分什么地方是谁修改的。

我查了万年历,毛泽东说的 “ 星期三 ” 是 l950 年 4 月 26 日。至于会议是如何讨论的,没有留下文字材料。《人民日报》后来公开发表的 “ 五一口号 ” ,由 34 条增加到 ’if38 条。增加的四条是: “ 向全国为人民服务的知识界致敬 !”“ 全国各界人民共同努力,协助人民政府救济灾荒 !”“ 在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地区,迅速发给土地证,巩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努力进行春耕 !”“ 全国各民主阶级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努力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 !” 我还特别留意看了最后两条,发表时仍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万岁 !”“ 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 与刘少奇修改的一字不差。

记者:也就是说,这两条 1 : 7 号自刘少奇修改后直至正式发表,没有改动过。

张素华:事实就是这样。我觉得可以追溯 ― 下 “ 毛主席万岁 ” 这个口号是怎么来的。这对我们认识和理解 1950 年的这件事会有所帮助。

口号往往是人们表达感情心绪的即兴呼喊,本不是为留诸文字、传之后世的。 “ 毛主席万岁 ” 也是这样。现在已经很难确证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最先喊出来的。有可靠史料记载的,经我的初步查证,是在 1943 年 11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的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当时来延安参加大会的劳动英雄们深感自己过去是被人看不起的穷苦人,现在翻了身,成为光荣的劳动英雄,非常感激毛泽东、朱德和共产党,于是他们纷纷给毛泽东发出献词。其中,延属分区劳动英雄吴满有、赵占魁、申长林、杨朝臣等 45 人在给毛泽东的献词中,喊出了 “ 毛主席万岁 !” 的口号。 l943 年 12 月 1 日的《解放日报》刊登了这个献词。中直、军直等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给毛泽东的献词中也有 “ 我们要高呼:毛主席万岁 !” 的字句。

记者:也就是说,这句口号最初是源于群众自发地表达他们的真挚感情。

张素华:是这样。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这一口号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在党的文件中也开始使用。例如 1945 年 4 月在中共七大上,朱德做军事报告,报告结束时高呼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毛泽东同志万岁 !” 周恩来在讲话的结尾也高呼这两句口号。再如在 1946 年 7 月 1 日的《解放日报》社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最后写道: “ 让我们高呼: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 ! 中国万岁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中国人民的

救星毛泽东万岁 !” 据李银桥回忆, 1947 年秋,毛泽东去葭县县城看黄河时,在城楼上被老乡们认出来了,人们高呼: “ 毛主席来了 ! 毛主席来了 !”“ 毛主席万岁 ! 毛主席万岁 !” 毛泽东则向大家招手致意: “ 乡亲们好 ! 同志们好 !” 类似的场景在那一时期是十分常见的。

记者:现在人民对这句口号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开国大典时群众游行的 12 号声吧。

张素华:据《人民日报》报道:开国大典结束的时候,当群众队伍经主席台走出会场时, “ 人民共和国万岁 !”“ 毛主席万岁 !” 的口号声响人云霄,毛泽东通过扩音机大声地回答:“同志们万岁 !” 人民拥戴毛泽东,毛泽东热爱人民,两种感情都是很真挚的。

事实上,在 1949 年 9 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各位代表的发言中,也有不少人在结尾呼喊类似的口号。如新疆代表团团长赛福鼎最后说: “ 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 全国工商界首席代表陈叔通最后说: “ 毛主席万岁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首席代表谢雪红最后说: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毛主席万岁 !” 中国民主同盟代表沈钧儒最后说: “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 !” 九三学社首席代表许德珩在发言最后说: “ 毛主席万岁 !” 中国民主促进会首席代表马叙伦最后也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领袖毛主席万岁 !”

记者:这样说来, l950 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中有 “ 毛主席万岁 ” 这个口号,在当时是比较自然的事情。

张素华:对。所以,从历史文献来看,从 1943 年延安劳动英雄的献词,到 1950 年五一节口号中的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毛主席万岁 !” 以及刘少奇的修改,反映的都是那个年代亿万翻身解放人民的心声,是他们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民领袖们的真诚祝愿。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摘自《党的文献》 2010 年第 5 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zz/2013-05-01/624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毛泽东毛岸英炎黄春秋李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