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政治

打印

蓝博洲:“台独”的历史根源是反共意识

作者:蓝博洲来源:保马日期:2022-08-21 点击:

1、冷战和内战双重构造下的台湾

问:李登辉上台后就开始他台独的进程。现在台湾的年轻人,包括大陆这边也一样,是在新自由主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世代。那么左翼运动和左翼知识分子跟台湾这些天然独要展开对话、讲述历史,有怎样的困境?

蓝博洲:台湾的历史是长期被湮灭的。因为被湮灭,包括后来民进党人就可以在集体记忆的空白里面去扭曲历史。在台湾,我们真的可以碰触到二二八事件以来的这些历史,大概是1987年解严前后。我自己也是在那个时候,在陈映真的《人间》杂志做二二八事件的专题。因为做这个专题,我才知道原来在二二八事件之后还有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但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包括谢雪红(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创始党员之一,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都被扭曲为台独了。问题的根源还是战后台湾的历史被国民党长期掩盖,不让历史的真相浮出水面。我自己因为特殊的经历,大学时代就跟杨逵、陈映真他们认识,从而认识到一些历史真相。我认识到这些以后,就下定决新将来要写台湾人的历史,把真正的台湾人的历史写出来。写出来,就可以刺破包括像二二八是台独建国论这种歪曲历史的解释,我的策略就是一个一个人物地写。

上图:台湾二二八运动的领导者,共产党员谢雪红(前排左一)与杨克煌(后排右一)

下图:谢雪红(左一)参加开国大典

这里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台湾是一个反共社会,因此随着大陆的发展,后来,即便很多自称的人,也要跟北京划清界限。所以就像陈明忠先生讲的,他1976年第二次坐牢前,所谓的左派一定是统派,统派也一定是左派。可他坐牢出来以后,他看到这个世界(台湾社会)变了。很多所谓左派,尤其一些保钓运动后从美国回来的洋左,他们不谈,只谈。而那些大陆认为的所谓统派又有很多是以前反共反台独的反动派,像冯沪祥、郁慕明、余光中这些人,都变成北京的座上宾乃至于台湾统派的代言人了。这就让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个时代怎么变成这样了。包括我自己,在1984年左右看到大陆的朦胧诗的时候,整个人都昏头了。在文学上,台湾是从朦胧走向现实,大陆却是从现实走向朦胧。我们好不容易把那些毒害我们好多年的诸如存在主义等西方思潮丢掉了,大陆却又捡起来了。这是两岸的一个错位,是两岸中国人长期分隔对峙而产生的悲剧吧。来到大陆,我看到你们因为对现实不满,到后来就发展为前几年的民国热。这让我实在感到历史反讽的悲凉。民国早就已经被历史淘汰了,怎么今天新中国的年轻一代又开始怀念起来?这个比台湾年轻人因为无知而盲目接受台独谬论的所谓天然独还可怕。这个现象绝对有问题,而且是要付出代价的。台独派,因为反国民党,所以说日本殖民统治有功。可你只要回家问问老一辈,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像个人吗?但这个事实他们故意不谈了,就为了一个短期的政治利益而去扭曲历史,是很严重的。我认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病根,还是反共意识形态,或者像陈映真先生讲的,在白色恐怖下,台湾在冷战和内战双重构造下与大陆长期分隔对峙产生的悲剧。

上图:1947228日,民众前往专卖局台北分局抗议,并将专卖局台北分局内的火柴、香烟等物品存货堆积焚毁

下图:二二八事件的相关报道

一直到今天,台湾社会都没有超克反共的冷战思维,左派右派都有这样的问题。再加上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遗留的皇民意识没有清理;台湾光复以后,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就自觉地进行清理殖民地历史与意识的思想工作,但他们还来不及清理,二二八事件发生了。之后他们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来又在白色恐怖中坐牢、被杀,以致整个台湾进步的、左翼的传统就被彻底消灭了。一直要到1976年,通过陈明忠与陈映真、苏庆黎的接触而创办《夏潮》杂志,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领导的第二期左翼运动(第一期是1921-1931)完全被肃清后而死灭了的左翼火种才又重燃星星之火,并且迅即燎原,领导了台湾的进步思潮。1986年民进党建党以后,包含林书扬等幸存的地下党人的夏潮系统的土左和海外部分保钓世代的洋左,虽然在面对新局有反垄断联盟与工农联盟的路线发展的分歧,但还是在1987年共同投入组建工党的事业。但此一重建左翼运动的努力因为主客观的复杂因素而失败了。以林书扬为代表的幸存的地下党人和以陈映真为代表的新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土左结合进步的工会干部,在困局中建立了高举社会主义与祖国统一大旗的劳动党。而海外回来的洋左,虽然积极投入工农社运,但基于台湾是反共社会的策略考虑,另走一条而不的路线,以此跟北京划清界限,试图打开一番新局面。再后来一直到现在,又有很多原来可能是反共的,自称为或变成左派。他们拒谈的理由就是大陆走资了嘛。甚至有一些人还自称是所谓的毛派。我的观察与实际接触的理解是,在文革时期,这些人(不是全部)还是一样会因为文革的而拒的。问题不在大陆的,而是有没有扬弃我们在双战架构下产生的反共冷战思维来看待两岸的分隔对峙。我不是否定。但,对台湾某些人来说只是反共体制下自我保护的托词与进步的化妆品。尤其是学院里面的高级知识分子,,虽然比孤独,但还是少数进步学生学习追随的对象。我这样说一定会得罪很多人。真要这样,也没办法了。但我说的是自己在江湖打滚了三十年的感受与体会。没有任何西方理论的依据,更没有问卷调查。我都快六十岁了,两岸发展是和或战的现实危机感,让我觉得不能再隐藏自己的看法了。318之后,我看到向来尊敬的赵刚也自我批评地反省,说我们搞了老半天,所有这些左的语言,都被那些小鬼拿去盗用。318抢当头的那些小鬼虽然自称左独但也不是真的左。可是他们却很贼地盗用左的术语、概念,谈阶级,从而把很多问题都扭曲为反共反中的情绪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像陈映真这样的态度与立场,他既统又左,他对共产党改革开放后的腐败现象失望就不忘初心迂回提出批评,说如果中国的革命堕落了,1950年代那些革命者的牺牲是不是枉然呢?但他还是坚持统的立场,认为首先要解决帝国主义下两岸分隔对峙的人民内部矛盾。所以我说我是统左派,不是左统派。左统派说社会主义是前提,只有你是社会主义,我才要统。统左派,首先要解决的是两岸分断的民族悲剧,解决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遗留的问题,然后再解决中国内部的阶级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追求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团结。也就是说,统是最低纲领,左是最高纲领。

台湾媒体对二二八事件的后续报道

你说的所谓台湾的天然独那都是假的,那只是一时的社会的政治气氛,是主流社会与媒体打造的假相,它可以因为形势变化而一夜之间就没有的。就像日据末期的皇民化,有多少人改了日本姓名,包括岩里政男嘛,可台湾一光复他又变回李登辉了。所以我说这个不用怕,这是假的。许多人原来都是靠国民党,看谁执政就靠到哪去,变色龙很多嘛。为了一点政治利益,谁主政就靠着谁。他们会跟着更大的形势变的,而决定这个更大形势的力量也不在台湾自己,台湾一直是被决定的。台湾的民主化,也不是我们走上街头而民主化的,关键还是中美关系的改善决定了台湾的民主化。因为中美建交,蒋经国于是在美国压力下公开审判美丽岛事件。在此以前,台湾所有的政治案件都是秘密逮捕秘密审判,没有人知道,也就没有社会反响,只有恐惧。因为公开审判,美丽岛事件那些当事人后来都变成英雄了。与此同时,北京的对台政策也改变为寄希望于国民党当局了。然后台湾的党外民主运动开始喊出自决的口号,而不是七十年代的民主了,也就是朝着台独的方向转变了。这是一个不正常历史下的产物。

美丽岛事件的受审者

今天所谓的天然独,是因为台湾内部,包括经济上的问题等等,使得年轻人看不到未来,从而被误导以为是两岸关系的发展让他们这样。在反共意识没有清理的基础上,对现实不满的所有人就很自然地形成这种气氛。根源还是反共意识,不清理就没办法,可是又很难清理啊。例如,我带一些年轻人来大陆交流,行前给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介绍祖国大陆的正面情况,当然也会对一些不好的现象批评。可是当白天的交流活动结束,他们晚上跟负责接待的大陆年轻人出去喝酒聊天,我们前面所讲的话都落空了。他们说大陆年轻人骂共产党骂的更厉害。所以今天的难就难在这里。像我们这样的统左派,在台湾很难发展,就像前面说的,因为大陆的变化,左派内部也一直在分化。关键在北京到底是什么态度。其实你们也说不清楚。

戴国辉 《爱憎二二八》,九州出版社,2021

2、保钓运动也是一个思想运动

问:当时在海外一批拥护统一的保钓派,有没有想到过,回台湾把左翼运动重新地带起来发展壮大?为什么台湾的左翼运动一直还是起不来?

蓝:保钓运动后来发展到统一运动,所以后来很多人也回归中国大陆。另外,保钓运动不只是保卫钓鱼岛,它还是一个思想运动。就台湾来讲,因为保钓,它才开始突破白色恐怖以来的冷战思维,重新接轨1920年代以来的台湾的左翼传统。他们回头去看30年代文学和日据时期台湾的文学。因为在美国才看的到,台湾看不到。他们有些人回去台湾,而且影响了台湾。在保钓运动后,首先表现在台湾文学上,第一个就是对现代诗的批判,唐文标他们对脱离现实的现代诗做了批判,要求诗歌回到民族的韵文传统。在现代诗批判的基础上,才有后来1976年左右的乡土文学论战。像我们这一代就是受此影响而走出存在主义等西方的思维,回归乡土,去认识自己的土地与社会,所以大学生利用寒暑假上山下乡。这是台湾最精彩的一段历史,它也产生了林怀民的《云门舞集》,现实主义的美术等等。有了这些乡土文学论战后表现在文艺各方面的转向,最终的总结就集中在80年代的新电影运动。没有前面的这些铺垫,台湾新电影运动是不会产生的。所以保钓运动以后,这些人不是没有回去台湾,也影响了一个世代,七十年代。

在美台湾侨胞、留学生于华盛顿举行保钓游行

可是乡土文学论战胜利以后又碰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国民党用后现代主义把它瓦解、解构了。原来,包括我在内,一世代人的阅读经验是很西化的,价值、审美观自然也就崇洋了。然而乡土文学论战后,人们开始不以穿蓝白拖鞋、咬槟榔为土,为没水平而鄙视了,甚至那时候流行的啤酒屋也喜欢以水缸、斗笠等装饰弄成很乡土的感觉。这样的氛围下,乡土文学论战时本来躲在后面的所谓的本土派文学也冒出头了。他们的主将本来就不是被打击的对象,甚至有些人还跟国民党当局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当时台湾的总政治作战部出了一套台湾作家自选集,就包括了这些所谓本土派的几名代表人物,可是这套书却没有黄春明、王祯和、陈映真等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在文学上当时国民党当局是如何对待台湾这些广义的乡土作家的。然而随着美丽岛事件以后台湾政治的发展(尤其是李登辉登场之后),民进党及其前身的党外本土政治势力的崛起,这些人又和文学上的本土派挂钩,于是渐渐地就把左的倾向的乡土文学转变为狭隘地域性的、排他性的本土文学

197761日《夏潮》刊出《廿世纪文艺思潮及中国文学前途》座谈会记录,该文为乡土文学论战中标志性篇目

陈映真就是看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八十年代去办《人间》杂志。乡土文学胜利了,可是光有方向没有队伍,没有一个写作的队伍。所以他想培养一批写作的队伍,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到了八9之后,中国变了,全世界也变了,形势就更困难了。一直到今天才又有一点点变化。

《人间》杂志198511月创刊号

此外它的转变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两岸问题还受到中美关系的关键性外因影响。因为美国和共和国建交了,蒋经国就开始搞他的独台路线,他的偏安的独台路线从那时候就开始了。按照汪晖给我的《台共党人的悲歌》写的序《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的说法,从那时候起,台湾就没有统派发展的条件了,因为大的环境没有了,台湾的民主化也在这种结构下开始了。民主化,不是说我们在街头抗争,就会落实的。你看冲绳,还有韩国,他们搞的社会运动比台湾更激烈,他们要美军滚出去,但美军就是不出去。但是台湾的美军乖乖出去了,而台湾在50年代以后就基本上没有反过美啊!所以台湾的民主化是大环境决定的。再有就是蒋经国的偏安路线,导致台湾没有统派的发展空间。老蒋是坚决反共统一的大中国,到蒋经国就变成我也是台湾人了。蒋经国路线决定了国民党发展到今天是一定要败给民进党的,因为它所有的作为就说明民进党的路线是对的。所以民进党加入联合国的说法,老百姓也会认为是这样,因为国民党不改国号,所以台湾进不了联合国。有常识的人自然懂得问题不是这样,可是一般无知的老百姓就会认为就是这样。一句话,国民党越是强化独台路线,台独路线就会更合理化而被认为是对的。

3、蔡孝乾叛变导致台共全灭说也是另一种反共宣传

问:首先想问的是,当年在台湾从事地下党工作的人,是不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布局?还是说他们是自发的、当地的,没有组织的成分?第二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大陆角度来说,接触最多的就两类人,一个是明星,一个是台商。大陆改革开放台商肯定是受益者,我们给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两类人跟大陆频繁的交流,他们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蓝:第一个问题。许多人也不是大陆派过去的,他们是自发性的。当然也不是没有组织,都参加了共产党。像蔡孝乾是台湾人,参加过长征。还有张志忠。抗战胜利以后,他们回到台湾,把党组织建立起来。其他人都是自发性的,尤其二二八事件后,很多人都自发参加了革命。二二八事件之前,中共在台湾的地下党员,包括李登辉,不到70人。他们的主要成员,有像钟浩东、萧道应在广东东区服务队抗日的人,还有在李友邦领导抗日的台湾义勇队成员,另外还有身份没有暴露,比较年轻的日据时期老台共的一些基层干部。年长的因为身份太明显就不考虑。所以大部分不是大陆派过去的。

台湾共产党人谢雪红(前排右二)、林木顺(后排右一)赴莫斯科留学前(1925年上海)

说到蔡孝乾,现在大家都说他叛变,但这个叛变要加引号,因为历史很复杂。事实是,不是因为他叛变台湾地下党才全军覆灭。一些幸存的地下党人也跟我讲,不要轻易地讲蔡孝乾叛变、出卖。我问他有什么证据?他说蔡孝乾被捕以后,如果要出卖同志的话,首先应该把简吉卖掉,可是他没有。简吉是台湾日据时期农民运动领袖,照道理是不能入党的,但因为地下党要发展农民运动,发展原住民运动,没有简吉的群众基础是开展不了的。所以破例让简吉入党。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宣传,都是老特务的刻意宣传,目的就是要丑化、污蔑共产党嘛,这也是另一种反共宣传。台独的论述则说,白色恐怖受害的不是共产党,都是被共产党连累的台湾人;说他们外省人,国民党和共产党斗争却害台湾人被迫害。它还是在延续二二八事件是外省人迫害本省人的论调。所以他们不用内战构造来讲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还是在讲外来政权对台湾人的迫害,关键在这里。你想想看,一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共产党员,他再腐败能腐败到什么程度,而且是在搞革命的时代?

日治时期农民运动领袖之一的简吉,因出任中共台湾省工委员山地工作委员会书记,而遭枪决

第二个问题,明星和台商当然大部分都是负面的嘛。你看周杰伦对两岸关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林志玲更不可能的嘛。台商恰恰不希望两岸问题解决,没解决,他们才有特权和优惠。我们没看到台湾有什么民族资本家、爱国商人,可能还是有,但不会太多。基本上还是做生意失败就回去做负面宣传,成功的不会讲的。明星也是一样。我没看到一个。我的观察是今天的共产党没办法号召任何一个阶层的台湾人。问题是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抗战时期,到延安去,是当时的理想所在,连国民党高干子弟也要到延安去。今天没办法,你们自己都不相信了,甚至不想当中国人的大陆人可能比台湾人还多。难就难在这里。我在很多聚餐场合,每次还没喝酒就故意问,在座有没有共产党员?通常是没人举手。等到酒过三巡后再问,都是共产党。看起来现在参加共产党不是很光荣了,共产党好像也有国民党化的问题,许多人只是组织上入党,思想信仰上没有。如果真是这样,这会是共产党的危机。一句话,你不可能期待台湾的这些明星和商人,因为他们接触的共产党可能就是那些贪污腐败的高干嘛。

上:《幌马车之歌[增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8

下:《幌马车之歌续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8

4、国民党土改逼出了台独意识

问:台湾的农运,我感觉到很亲切,因为大陆解放前也是这样。就是说我们两岸原来有共同的阶级基础,都是农民运动,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今天,不管是统左还是左统,共同的基础又是什么?比如我们可以说现在都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了,今天两岸是否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无产阶级,或者工人阶级的抗争?我比较想了解现在台湾的工运状况。

蓝:台湾的工人,到现在也还没有工人意识,更不用谈阶级意识。我在八十年代搞过工运,后来不再搞了,那么多年看下来还是一样,工人的脑子里面大概都是反共意识。有些工会找我去讲这些历史人物,他们会说这些都是共产党的宣传。所以问题还是像有些学者讲的台湾没有超克分断体制。台湾现在骂人最凶的说法,比如夫妻吵架,吵到最后就说你是共产党。有些在台湾自称而不谈的道上朋友,通常只谈大陆的阶级问题,只谈皮村,谈农民工,而不谈其他的问题(尤其是正面发展)。我个人是不以为然的。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些伪诈的东西在。所以你看文革之后很多左派变成右派了。而我在大陆认识许多现在被说成左派的前辈,其实原来都被打成右派。所以我不认为左右是那么绝对的符号。我觉得做人处事正派是更重要的基本态度。我自己从来没说过我是统派或左派,都是别人讲的,人家讲了我只好认了,也不能说我不是。可是有很多人喜欢强调说他自己是左派,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一国一党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证明了的。看待台湾问题,我是把问题拉到1840年来看。根本问题在于,1840年以来,中国如何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如何现代化,因此就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实践,一直到今天问题都没彻底解决。台湾问题一天没能解决,我们就还没解决1840年的问题。这样,今天说中国崛起,就是自我欺骗。如果连台湾问题都解决不了,中国就没资格谈崛起。

1993年于台北六张犁发现1950年代白色恐怖乱葬岗尸骨的现场

台湾那时候基本上还是农业社会,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台湾的共产党员也以农民出身的较多。当时地下党的农运发展路线还是有争论的,到后来他们决定借着国民党的土改,帮佃农跟地主斗争,帮佃农写状子。因为没有土改政策的话,佃农还是不敢跟地主斗争,怕得罪地主就没地耕了嘛。所以地下党就帮佃农跟地主打官司,争取权利。他们表面上是帮国民党落实土改。国民党则用土改一石三鸟,加上白色恐怖的清共政策。台湾的地主也利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去打击这些佃农。所以到后来已经没有农民敢收留地下党人。国民党的土改刚开始的时候,佃农还收留这些知识分子、地下党,因为帮他们打官司嘛。等到国民党的土改落实下来后,他们跟这些人说,你们共产党来也不过就给我土地嘛,现在国民党也给我了,请你们谅解,我不可能冒着全家人头落地的危险再收留你们。所以他们后来惨到只能在河床里面像动物一样昼伏夜出,维持生存,当然就发展不下去了。也因为国民党的土改,把台湾的地主阶级逼出了台独意识。台湾的地主阶级真正有台独意识是从50年代土改加白色恐怖开始的,它的阶级本能上的反共,又反蒋,亲日亲美,出路就是台湾独立了。台独意识的根源在这里,不是二二八事件。

国民党在台湾施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

照道理,台湾人应该从二二八事件以后就搞台独,可是历史并不是这样。台湾的整个世代的认同反而是从白色祖国红色祖国。我们看到像林书杨、陈明忠,都是本省人,甚至还是地主的孩子,都参加革命。真正的台独意识是土改以后,我们因此看到六十年代以后,台独性质的政治案件就越来越多了,甚至慢慢变成主流。

《台共党人的悲歌》,中信出版社,2014

5、台湾的地缘政治决定了它的命运

问:现在台湾的现状就是不独也不统。台湾有没有可能一直持续这种情况,就是它不属于任何地方,有没有可能永远是个亚细亚的孤儿

蓝: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从地缘政治来看,还是整个帝国主义的结构都决定是不可能的,这是台湾的宿命。当北京衰弱的时候,它就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拿去的命。北京壮大起来,不管是哪朝哪代,它还是要让台湾回去的。这其实是中国人的悲哀。包括特朗普当选后,他拿台湾跟北京要价。就像先前国民党一样,拿共产党来压制台独,拿台独再跟共产党要价。台湾的执政者就跟朴槿惠的下场一样,只是强权的工具,没有主体性,也不可能有主体性。这是没办法的。因为台湾的地缘政治决定了它的命运,不可能一直维持现状,总是要有变化。台湾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尤其对中国大陆来讲,面对全世界在争夺海权的现实。所以晚清才开始意识到台湾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关键意义。东北的关键就是朝鲜半岛。这是朝鲜半岛和台湾的宿命。

1991年陈映真(左)与时任台湾左派政党劳动党副主席的林书扬走在五一游行队伍的前列。

台湾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遗留的问题。所以为什么说台湾问题要从1840年来看。没有统一,就没有自决。因为是反共社会,部分台湾人的认同从反共发展到反中、去中。但它不可能一直是亚细亚的孤儿,问题总是要解决,只是要看条件到了没有。关键还是中美的较量。现在在我来看,实质上已经统一了,只是剩下的政治符号还没有解决。两岸的经济早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许多在大陆的台商回到台湾会说,他虽然到大陆做生意,但是他是主张台独的。我就笑话说,你的脚已经是统派了,但头还是独派。台湾问题早晚都会解决,重要的是大陆自身发展的问题,要怎么解决的问题。今天,共产党光是经济让利要去号召台湾同胞支持统一,是不可能的,而且你的利都让到少数人手上,而这些人即使得到好处也不支持统一。问题不是光是经济利益就能解决的。统一的问题不只是利益问题和理论问题,它是感情的问题。问题是台湾人要不要两岸一家亲,要不要回来当中国人?经过两岸那么长时间的折腾,问题是要让他们主动回家,就像当年殖民地时期盼望回到祖国一样。可是这个感情被国民党挫伤了,经过不断地折腾,许多台湾人的中国心已经丧失了。台湾问题不仅仅是狭隘的统一的问题而已。台湾也有一些统派认为,统一以后,什么环保问题,劳资问题,都会解决,所以不必关注这些问题,只要大力宣传统一的口号就好。有这样的道理吗?这跟整天嘴巴说爱台湾的台独派有何差别。台湾问题的解决,祖国统一,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要去面对,去解决。不是统一以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统一以后问题才多呢。这是很艰难的过程,绝对不是什么让利就能解决的。它是要有两岸更多的年轻人投入的民族的神圣事业。

许介麟 《台独脉络记》,人间出版社,2019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zz/2022-08-21/7710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8-21 关键字:政治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