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时代脊梁>

知识分子

打印

梁思礼:梁启超幼子,拒绝美方高薪诱惑,回国缔造“东风”系列,用67年助力祖国航天腾飞

作者:老路如是观来源:老路如是观日期:2023-11-18 点击:

“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再到第一艘神舟飞船…

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在六万余名学子面前讲出这段话时,梁思礼院士满脸自豪。

51岁这年,梁启超生下了自己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取名为梁思礼,意为“熟知礼数的彬彬君子”。 老来得子,梁启超对这个小儿子颇为疼爱,自己的书斋“饮冰室”,素来不许儿女们入内嬉戏,唯独梁思礼有特权,可以常伴在父亲左右。 也正是因这个缘故,梁思礼是兄弟姐妹中开蒙最早的一个。 父亲的饮冰室中,藏有大量国内外各领域书籍,这些都成为了梁思礼少年时的启蒙读物,也帮助梁思礼早早了解了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 只可惜,1929年初,梁启超因手术副作用发作而病逝,彼时的梁思礼还不足5岁,便永远的失去了父亲,也自此终结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尽管同为戊戌变法的引领者,梁启超却不似康有为一般,懂得借用身份和名望在海内外骗取巨额钱财,临终时并未给家中子女留下什么遗产,一家老小的经济情况顿时捉襟见肘。 无奈之下,梁思礼的母亲王桂荃只好变卖家中房产,这才勉强让未长大的几个子女吃饱穿暖。 父亲虽已亡故,但其留下的著作《少年中国说》等著作,却一直陪伴着梁思礼成长。

梁思礼自幼便理解,父亲是多么伟大的一位革命先驱,自己也一心扑在学业上,早早便有了“科技兴国”的概念和思想。

1941年,王桂荃变卖了家中所剩不多的细软,为梁思礼凑够了400余美元的学费,送年仅17岁的儿子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一别便是8年。

这八年里,梁思礼从未放松学业,将全身心都放在了科研上,提前一年取得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 面对美国人给出的优厚待遇,梁思礼的部分同学心动不已,决定接受美国绿卡。 毕竟,一年30万美元的薪水,哪怕放在如今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更何况彼时的我国仍是一穷二白,科研环境极为恶劣。 然而,梁思礼却不为所动,下定决心要回国发展祖国的航天事业,并赶在1949年开国大典前登船归国。

尽管科研环境跟在美国时云泥之别,梁思礼的团队却悉数克服,并于196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试验成功,射程甚至比团队所参照的苏式导弹还要远一倍。 好在,梁思礼团队所有成员一切的努力,都在1971年取得了回报。

这一年的9月10日,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进行首飞试验,一举成功,消息一出顿时震惊全球。

2016年晚春,梁思礼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中国航天曾经的星星之火,在梁思礼院士的多年守护下,彼时已经化作熊熊燃烧的火把,被院士递给了成长起来的新一辈。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梁思礼院士用67年的时间证明,他无愧于自己英雄的家族,更无愧于自己坚强的内心。

中国航天因他的存在,星星之火终于燎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sdjl/zsfz/2023-11-17/8495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11-18 关键字:知识分子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