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小小寰球>

北美

打印

盘点新世纪头10年美国深陷腐败和性丑闻的州长

作者:方鲲鹏来源:红色文化网日期:2013-05-02 点击:

盘点新世纪头10年美国腐败和性丑闻州长

作者: 方鲲鹏

为撰写一篇文章搜寻资料时,不经意间感觉美国的国会议员和州长,腐败及性丑闻案层出不穷,于是顺手盘点一番过去10年中,见诸于美国媒体的州长腐败和性丑闻事件。

(1)路易斯安那州腐败州长埃得温·爱德华兹(Edwin Edwards)

埃得温·爱德华兹是老资格民主党人,曾担任过四届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

2001年1月,路易斯安那州前州长爱德华兹先生,因为在担任州长期间犯有索贿、受贿、勒索、诈骗、洗钱等17项罪,被美国一个联邦法庭判处10年有期徒刑。在他的受贿事实中,包括利用职权向申请游船赌博许可证的一位商人索取四十万美元的贿赂,另一次收受私人监狱业主八十四万五千美元的贿赂,交换批准这位业主的建一个少年监狱项目。

(2)伊利诺伊州腐败州长乔治·赖安(George Ryan)

乔治·赖安是共和党人,1991年1月至1999年1月担任伊利诺伊州的州务卿,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担任伊利诺伊州的州长。

2003年12月赖安被被联邦检察官正式起诉,罪名有18项,控告他担任州务卿和州长期间索贿、受贿、诈骗、贪污、洗钱和税务欺诈等,具体手法包括担任公职的十余年间,利用职权把州政府的合同以优厚条件批给朋友们,然后接受这些朋友送给他和家人的礼物、现金、豪华度假等等回报。

2006年4月17日,芝加哥的一个陪审团宣判赖安18项罪名全部成立。2006年9月6日,法官判处赖安六年半监禁。由于被告进行上诉等原因导致入狱推迟,2007年11月7日赖安才开始联邦监狱生活,刑满释放的日期预定为2013年7月4日。

(3)伊州前仆后继的腐败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Rod Blagojevich)

接任乔治·赖安州长职务的是民主党人罗德·布拉戈耶维奇。2002年他以净化伊利诺伊州政坛、清除腐败为竞选招牌,成功当选州长。2006年他竞选连任成功,但是却没能在州长位子上坐满第二个任期。2009年1月29日,伊利诺伊州参议院以59比0票的一致表决,将其时被逮捕后获保释的布拉戈耶维奇从州长位子上弹劾了下来。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原来是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当选总统后空缺的参议员一职按照该州的法律,由州长任命一位接替者完成奥巴马的参议员剩余任期。布拉戈耶维奇州长居然以为这是发财良机,一心要把这个联邦参议员替补职位当作拍卖品,卖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为此他同手下心腹在电话中讨论了数次。可是州长做梦也没想到,由于在别的事情上涉嫌索贿受贿等违法行为,他已经是联邦调查局的监听对象了,结果商谈“拍卖”联邦参议员的电话通讯全部被录了下来,其中有一段录音里,布拉戈耶维奇说,联邦参议院席位价值不菲,决不能拱手送人,要捞到至少150万美元的好处。2008年12月9日清晨6点,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登门造访布拉戈耶维奇,将他逮捕归案。

对布拉戈耶维奇的指控有19项,其中包括敲诈勒索、诈骗、贪污、向联邦调查局作假证和共谋倒卖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留下的参议院席位等。此案经历了两次审判,第一次由于陪审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流审。2011年6月27日,第二次审判的陪审团判决布拉戈耶维奇遭到起诉的罪名中有17项成立。具体的刑期还有待法官择日宣判。

布拉戈耶维奇将到联邦监狱服刑,而前任州长赖安的刑期要到2013年7月才结束,很有可能,伊利诺伊州前后相连的两位州长,因为腐败罪会师于同一所联邦监狱。

(4)康涅狄格州腐败州长约翰·罗浪(John Rowland)

约翰·罗浪曾经是共和党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2004年,47岁的罗浪已经连续三次当选为康涅狄格州的州长。而这第三届的州长任期原本应该至2007年1月,但是这位前景看好的州长却因为深陷腐败案调查,被迫在2004年6月21日宣布辞去州长一职。

2004年12月23日,罗浪同联邦检察官达成认罪协议,承认包括贪污在内的一些相对较轻的罪,而检察官方面则取消了对他的其余控罪。2005年3月18日,联邦法庭判处罗浪1年4个月的刑期,他同年4月1日开始服刑。

值得一提的是,罗浪在辞去州长到入狱的这段时间里改行成为一个职业说客(lobbyist),为客户向政府作政策游说。新职业生意红火,在辞去州长之后不过一个星期,就得到一份每月付他5,000美元的说客合同,很快另一个客户又和他签署了一份每月进账10,000美元的说客合同。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读者,腐败案嫌犯以带罪之身公然同政府官员勾勾搭搭,搞游说赚钱,实属匪夷所思,然而这是美国的正常状态。

(5)阿拉巴马州腐败州长唐·席格曼(Don Siegelman)

唐·席格曼是民主党人,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担任阿拉巴马州的州长。

2005年10月,席格曼受到刑事起诉,控告他担任州长期间受贿和贪污等行为。2006年6月,一个陪审团宣判他受贿、共谋贪污和阻碍司法罪成立。法官判处了他7年监禁。

(6)俄亥俄州轻微腐败州长鲍勃·塔夫脱(Bob Taft)

鲍勃·塔夫脱是共和党人,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连续两届担任俄亥俄州的州长。

2005年8月塔夫脱在他的第二届州长任内遭到轻微刑事罪起诉,指控他接受和隐瞒来自职业说客的6千美元礼物。在开庭时,塔夫脱没有抗辩,法庭判处罚款4千美元外加一个正式的申斥文件。因为犯规不算很严重,金额也不大,俄亥俄州议会没有启动弹劾程序,塔夫脱得以做完剩余的州长任期。

(7)性丑闻辞职的新泽西州州长吉姆·麦格瑞维(Jim McGreevey)

吉姆·麦格瑞维是民主党人。2004年8月12日,时任新泽西州州长的麦格瑞维突然举行一个简短的记者招待会。有过两次异性婚姻,而后一次婚姻当时仍然存在并且育有两个小孩的麦格瑞维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很可耻,我和另一名男子在双方同意情况下沉溺于性关系,违背了我对婚姻的承诺,这是错误的,愚不可及,不可原谅。”随后他宣布,为了中止有心人士用威胁曝光丑闻的手段要挟和讹诈,他决定自己公布丑闻并辞去州长一职。

麦格瑞维没有接受记者提问就结束了记者招待会。不过他的两名助手随即对外披露,要挟、讹诈麦格瑞维的“有心人士”,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同性情人戈兰·西佩尔(Golan Cipel)。按照麦格瑞维方面的说辞,西佩尔再三威胁麦格瑞维,如果不给数百万美元封口费,就要上法院控告他性骚扰。

在光鲜体面的州长形象后面,麦格瑞维的私生活混乱得令人瞠目结舌。除了异性婚姻在身还搞同性恋,据麦格瑞维的司机对媒体披露,这位司机、麦格瑞维、麦格瑞维的太太,三人经常在一张床上玩滥交。而麦格瑞维随后对媒体承认确有其事。

麦格瑞维私生活腐败不只是他个人的事,因为同他滥用州长权力的公职腐败联系在一起。

麦格瑞维的同性情人戈兰·西佩尔是个以色列人,在以色列时的职业是诗人。2000年麦格瑞维到以色列旅游时与西佩尔邂逅相遇。2002年1月麦格瑞维就任州长后,第一件人事任命案,就是高薪(年薪11万美元)聘请毫无相关经验、经历、学识的西佩尔为新泽西州国土安全部主任,并用公费替他办理在美国的工作签证。西佩尔不仅没有专业能力和资历履行这个职务,而且他是个外国人,根本通不过该职位所要求的背景调查。当州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得知麦格瑞维的州政府高级成员中,唯有西佩尔未作过联邦调查局的背景调查,准备发传票招西佩尔前来询问。麦格瑞维得知这消息后立刻将西佩尔转任为没有明确职责的“州长特别顾问”(special counselor to the governor),年薪11万美元照旧。很显然,这个以色列人就是麦格瑞维州长用纳税人钱包养的二“奶”。

后来西佩尔在这个“州长顾问”的位置上实在混不下去了,人们不断质疑:这个以色列人到底做什么工作领取11万美元的高薪,州长为什么要雇用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佩尔辞去“州长顾问”,由麦格瑞维州长介绍到一个名为MWW Group的公司当副总裁。MWW Group是新泽西州最大的游说公司,西佩尔何德何能,人家愿意聘他为副总裁?从中映射出,游说公司的客户、游说公司、政府官员间存在着法律上合法的腐败链。不过谁也没想到,西佩尔后来不安分,想讹诈麦格瑞维,致使后者被迫辞去州长一职,MWW Group的这笔投资也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8)密会情妇玩失踪的南卡罗来纳州州长马克·桑福德(Mark Sanford)

马克·桑福德是共和党人。从2009年6月18日起约有一个星期,南卡罗来纳州的这位州长失踪事件,逐渐成为美国的头条新闻,在这期间他的妻子、4个孩子、负责保卫他的安全警卫们全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他的公家电话和私人电话都没人接,电邮、简讯等文字通讯也没有回复,以至南卡罗来纳州已经开始讨论谁将代理州长一职的问题。

6月24日,桑福德在邻州的亚特兰大国际机场现身,从一架来自阿根廷首都的飞机上悄悄走下来。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位记者已得到密报,这时正在机场等候他。桑福德接受了该记者的简短采访,说他突然间觉得需要到国外散散心,于是就飞到阿根廷,整趟旅行都是一个人。

然而当天晚些时候,桑福德痛哭流涕(政客的眼泪同他们说的话一样,不可当真)召开记者招待会,承认自己有婚外情,过去几天是去阿根廷会情人,欺骗了家人和公众,请求原谅。

州长抛下公务玩失踪、跨国私奔密会情妇的真相大白后,舆论一片哗然,加之媒体接着又披露,前一年他赴阿根廷密会情妇的费用作为出公差报销了,南卡罗来纳州公众和议员们纷纷要求他辞职,但是桑福德顶住不辞,死撑活赖渡完了剩下的一年多任期。

(9)招妓丑闻下台的纽约州州长艾略特·斯皮策(Eliot Spitzer)

艾略特·斯皮策是民主党人。2008年3月10日,《纽约时报》在头版刊出一组精心策划的文章,详细报道纽约州州长斯皮策一个月前的一次招妓嫖娼全过程。两天后,才当了一年两个月州长的斯皮策宣布辞职。

《纽约时报》的消息来源是联邦调查局。斯皮策有公事2月份要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一趟,事先他向纽约市一家名为“贵宾帝皇俱乐部”的公司打电话,要求该公司2月13日晚上送一名妓女到华盛顿的一家五星级旅馆。这个“贵宾帝皇俱乐部”的业务,名义上是提供伴游服务,实际做的是提供高级妓女的黑生意。斯皮策与“贵宾帝皇俱乐部”以及它派出的妓女克里斯蒂,前前后后打了很多通电话,讨论和安排送“货”的细节。一切顺当,斯皮策那天晚上如愿享受到每小时付账1000美元的妓女服务。斯皮策没有想到的是,“贵宾帝皇俱乐部”已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视,那些电话全部遭到录音。

因为招妓在美国是刑事罪,斯皮策只有马上辞职,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现实发生的故事,往往远比小说家想象的故事更有创造性和讽刺性。斯皮策在当选州长前当了8年的州总检察长,曾组织布置手下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结果他自己栽在别人组织布置的打击卖淫嫖娼活动中;作为老资格的纽约州总检察长,斯皮策是布置监听别人电话的老手,结果他自己的电话被人监听而毫无察觉。

据《纽约时报》后续报道,斯皮策在事发前6个月期间,通过“贵宾帝皇俱乐部”至少招妓8次,付费1万5千多美元。根据公布的法庭文件,调查人员估算斯皮策在担任州总检察长和州长期间,总共花费了8万美元嫖妓。不过经长时间考量后,检查机构决定网开一面,2008年11月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宣布,不起诉斯皮策的嫖妓犯罪事项。大概检方认为斯皮策失去州长宝座的惩罚已够重了。

(10)陷入性丑闻的内华达州州长吉姆·吉本斯(Jim Gibbons)

吉姆·吉本斯是共和党人,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担任了一届内华达州的州长。

吉本斯被各式各样丑闻和调查缠身,民望极低,州长做了才一年,民意批准度就降到只有10%,一些媒体干脆送他一个“丑闻州长”的绰号。在性丑闻方面,爆料最猛的是他的太太。州长太太在2009年提交法庭的一份文件中,揭露他丈夫与多名有夫之妇搞婚外情,其中还包括曾是《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女郎。这些州长花边新闻,使得吉本斯在内华达州更成了人们饭余闲谈的笑料。

(11)陷入性丑闻的西弗吉尼亚州州长鲍伯·怀斯(Bob Wise)

鲍伯·怀斯是民主党人,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担任了一届西弗吉尼亚州的州长。

2003年4月,西弗吉尼亚州首府查尔斯顿市发生一桩平民离婚案。这本来算不上是一个新闻,但与一般离婚案不同的是,该案有个刺激媒体的热点:原告(男方)指控妻子有婚外情,同现任州长鲍伯·怀斯先生私通。一时间美国各大媒体都关注起这个离婚案来,纷纷跟进详细报道。

5月中旬,怀斯终于在媒体沸沸扬扬热炒声中作出回应,他通过州长办公室向西弗吉尼亚州公众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怀斯承认对家庭不忠实,犯了错误,向自己的家人和涉及到的有关人士道歉。

这件性丑闻对怀斯州长声望打击很大,他自知连任不可能了,2004年就放弃角逐党内提名,拱手把州长宝座让给别人。

(12)同女管家合造私生子的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

阿诺德·施瓦辛格是共和党人。2011年1月,施瓦辛格卸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三个月后就爆出他多起性丑闻。最使媒体疯狂的是,施瓦辛格与管家(女仆)有十多年的私情,管家还为他生了一个私生子。

丑闻曝光后,施瓦辛格的太太玛丽亚发表书面声明,称这是一个痛苦碎心的时刻(a painful and heartbreaking time),随后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不过这位肯尼迪家族的女性不值得同情。2003年施瓦辛格竞选加州州长时,遭到质疑最多的方面,就是施瓦辛格风流成性和涉嫌16起性骚扰。那时玛丽亚挺身而出力撑施瓦辛格,大赞他是A加型(A+)模范丈夫、模范公民。她还说,那些关于施瓦辛格风流的流言蜚语完全伤害不了我,因为我深深知道他是位超一流的绅士(an extraordinary gentleman)。玛丽亚对于施瓦辛格的了解,当然不会比一般人还不如,但是为了能使他当选,自己获得州长夫人的荣耀,也就不惜登台说瞎话,大演夫妇亲密戏,为施瓦辛格保驾遮丑。政治就是这般丑陋。

**********

美国总共50个州,仅本世纪头10年,就有12位州长涉及腐败及性丑闻,普遍程度可谓不低也。我在网上搜索几个小时后整理出这份名单,还可能有遗漏。依据美国的法律,不仅受贿违法,行贿也违法,行贿者只有在被执法当局拿住什么把柄的情况下才会合作,做检方的证人,指证政府官员受贿,以换取减刑。因此腐败案的破获率很低,有理由相信,腐败实际发生率要远比媒体报道的高得多。另外州长腐败与否,同党派没有相关性。上面的清单,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正好平分秋色。

美国检方对于腐败案件,目的是只要能将被告定罪,不追求彻底破案。美国又没有“财产来源不明罪”,因此即使被告有其他可疑的巨额财产收入,警方、检方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物证和可以控制的证人,一般不会深究;而且只要在某一个案情上可以搞定了,就收网结案。检方以及媒体的关注点,都是在腐败的政府官员或前政府官员能否被定罪的问题上,而不在于案件中贪污腐败的数额是否巨大到能产生耸人听闻的社会效应。

本文涉及到的腐败州长,从案情来看,他们的腐败功夫不过在二段、三段不入流的档次。大法无迹,真正九段高手演出的超级腐败大案惊天地泣鬼神,却无从起诉。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例。在该案中,媒体铺天盖地制造假新闻煽情,情报机构不择手段制造假情报作伪证,直至驱使作为国家机器的军队远征,为石油资本集团牟利而战,十几万至几十万平民因此丧生。这是我另一篇文章的题材。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bm/2013-05-02/1903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美国州长丑闻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