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小小寰球>

全球

打印

谈西方主流媒体的一体化与中俄同盟

作者:俞力工来源:红色文化网日期:2013-12-18 点击:

  继本月10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与乌克兰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并向该国提供“核保护伞”之后,次日俄罗斯也突然宣布“俄罗斯不论受到何种武器的攻击,均可能还以核打击”(大意)。

  本来,北京一方提供的“核保护伞”就挺令人捉摸不定,所谓“核武攻击”究竟是指战略核武器呢,还是连战术核武器、甚至贫铀弹都可一并算上?在此问题还得不到解答之时,俄罗斯更加干脆地指出,只要是被迫还击(即便是受常规武器攻击),将毫不吝啬地以核武还以颜色。中、俄两国一搭一唱,目的无非是向国际社会宣告“韬光养晦期”的结束,且刻意展露出武装到牙齿的核子力量。

  有趣的是,按常理,就性质,谈影响,这两国的先后表态都可列为国际政治领域的头条重大事件。然而,出人意表的是,连同嫦娥三号将月球车顺利运送月球一事,却让西方主流媒体故意拿曼德拉葬礼的大篇幅报道,给冲淡到几乎无声无息的地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显然,西方媒体的非正常反应突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西方明确知道中、俄两国在核武方面大做文章,目的不外是加强其威慑力。既然如此,西方主流媒体便以“协同抵制”手段,拒绝充当中俄两国的传声筒,从而使其核子吓阻力发挥不到预期的规模。从同一个切入点观察,西方集团又是借此表达他们对中、俄两国的藐视。

  二是,打从美国里根总统起,便开始对媒体进行了严厉的整顿,原因在于,越战的失败与国内媒体的反战情绪有直接关系。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如今不只是美国的大媒体不再敢对政府的意向说声“不”字,甚至连集团国家的媒体也都调整、趋同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

  早于1988年,美国的政治学与语言学名家琼斯基(Noam Chomsky)教授便就“新闻一体化”与“设置议题”做过深度研究。他着重提示,西方主流媒体的思想控制手段,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将信息封锁,而是把议题、意见范围缩小,使得新闻内容既不“离谱”,又给人一种“自由讨论”的错觉。此次西方媒体对上述三个事件的沉默及“边角性”的一笔带过,手段与琼斯基所揭露的模式丝丝相扣。

  问题在于,果真俄罗斯与中国旨在采取结盟方式对抗西方集团的扩张与压力,则西方媒体一体化的手段越是有效,该两国的反弹也会随之更加激烈,其结果便完全可能致使西方集团的全球战略部署产生“异化”,即非但没有削弱、孤立中、俄的力量,反倒加强了这两个核子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月13日美国保守派评论家、前总统候选人布坎南(Pat Buchanan)即在“值得为钓鱼岛一战吗?”(Are the Senkakus Worth a War?”)一文里,对美国不计后果、对日本片面支持的外交路线提出质疑。事实的确如此,当前国际社会拥有核武的国家固然已达九个之多,而真正具备核战承受力的“玩家”也就只有美、俄、中三个。该“硬体设备”客观存在于世,不致因为政权更迭而减少,其破坏性与威慑力尤其不会因为西方媒体的鸵鸟式反应而消失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qq/2013-12-18/2416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2-18 关键字:西方媒体中俄同盟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